為何東方元素在國外廣受追捧,而“新中式”的泛濫卻在國內漸遭詬???
什么樣的會所設計可以被稱為“中國設計”?
“中國設計”要在國際立足,必須貼上東方元素的標簽嗎?
東方元素在設計中應該如何合理利用?
如何處理中國傳統文化與國際化的關系?
●對于中國水利會所設計而言,滿足功能上的要求往往在最后完成的設計上不為大眾所見,雖然這才是一個水療會所設計成功的關鍵,而大眾見到的”風格”,必須依附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之上。在國外對東方元素的“追捧7.是由于在市場上有相應的需要,這樣的需要造就了設計師在設計風格中運用一些東方的元素,這些運用在表象上很顯眼,但在整個設計之中所占的比重卻并不是那么重要,而國內的“新中式往往過于關注于這種表象,為了追求風格去設計,卻忽略了對于室內設計而言,最重要的其實是滿足功能上的要求。
●我認為中國設計師做的設計就是“中國設計”。“中國設計”必須是、也只能是由這個設計是誰來做的而決定的,只要是中國的設計師做的設計,那么不管這個設計是什么風格的,傳統中式的也好、現代簡約的也好,那就是“中國設計”。法國在17世紀時期興起崇尚中國文化的Chinoiserie的風格,表面上看很“中國設計”,可是誰又會把那樣的設計稱作是“中國設計”呢?
●一個室內設計要真正的被人們認可并且能夠長久,關鍵在于設計的本身,是不是成功地滿足了在功能上的需求。傳統東方文化和“中國設計”本身并沒有必然的聯系。而且,世界越來越全球化,設計界也是,“中國設計”這介概念并不值得去宣揚,在國際上需要宣揚的應該是“中國設計師的設計”。
●對于東方元素的利用,首先要對這些元素有深入的理解和認同,要達到一個哲學上的認識高度和深度。例如“天圓地方”這個概念要能夠認識到動靜的關系,以及對比和平衡,如果認識只是停留在一個方型的空間里有一個圓形的吊頂造型,那就是膚淺了。在運用時要在設計開始的階段就開始考慮這些元素的內涵在平面規劃、內部空間設計等方面的可能的利用,而不能等概念發展時才來關注某些具體的圖案、材料、家具燈具等等表面上的局部的利用,對于整個設計,必須要考慮整體的平衡。
●對傳統文化的認識達到足夠的深度之后,就會發現在哲學的層面,東方傳統文化的世界觀,和國際上其他文化有不少類似的觀點。
換一種說法可能更加恰當,東方傳統文化的不少觀點從數百年之前甚至更早就漸漸地傳向世界,早就已經國際化了,東方傳統文化與國際化之間在本質上并沒有明顯的沖突。在具體的水療會所設計中,只要對傳統文化不是簡單地停留在表面上的追求,那就不會存在是不是國際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