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設計應具有的特征是什么?不無限脫離既有的東方審美脈絡適合當下中國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啟發基于“東方 氣質”的生活可能性,適度。不張揚并具有淡淡的文人情懷。
混亂中暗含著種種可能性和爆發力當下低門檻的設計準入雖然增加了行業豐富性卻也在埋藏危機,所以這一切的正面 前提是健康的輿論引導和對于設計價值的準確再定義。
還是比較集中在個體意識宣泄和私有概念表達的層面,而設計工作本身的普適性和社會性價值比較容易被忽略,所以 ,盡快脫離設計的概念層面的探討而轉入生活文化的潛心實踐是中國設計的持續動力所在。
過去的10年中,本土設計師們以開放的心態參與了更國際化的設計合作與交流。中國設計呈現出多風格交織的全球化面貌。簡言之,就是中國設計精英們在以學習的姿態參與全球化進程的同時,逐漸開始建立自身的語言體系,這是我認為 最值得期待的變化。
中國文化是極具包容性的,歷朝歷代的造物文明都體現著當時的技術與工藝進步,今天亦是如此。當代中國設計也應該是伴隨傳統工藝的技術更新和現代材質的工藝突破中發展的。設計師需要形成對于科技與工藝的認知,既不過分沉溺于傳統,也不局限于轉眼即逝的材料更替,修為中國文化的涵養與接收當代科技、技術與工藝的信息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