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所設計表達是把計劃、構思等意圖的發展通過媒介或視覺化的造型來表達預想過程的方法和技巧,即在一定條件下把會所設計思維具體形象地表達出來。它不僅是設計過程的階段顯示,還應是 設計成果的展示。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推動會所設計思維的進程,還是設計師與他人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由于會所設計表達的綜合性特點,表達方式的選擇也比較寬泛,凡是能夠有效地將思維意念“物 化”的行為都可認為是表達的行為,其中可包含圖示、模型、多媒體以及語言、文字等。
它有別于僅僅停留在對會所設計的視覺效果表現上的傳統“表現”的理解,也與繪畫有著根本的不同,因為哲東空間設計者認為會所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的,是在制約中求生存,而繪畫則主 要是供人欣賞的藝術品,它很少受外部條件的制約,僅是藝術家個人情感的抒發。對生物體進行抽象運用到會所設計建筑中自古就有,古希臘的建筑就象征了人的個性與生機勃勃的萬物的相互關系。希 臘的古典柱式突出地體現了希臘人對人性的重視和對人體的贊美,他們認為人體的比例是最美的,所以柱式隱喻了人體。如多立克柱式體現了男性美,具有男子粗壯、剛勁的比例,充滿了力量感;而愛 奧尼柱式則賦予了女性的苗條,其漩渦式的柱頭形成了優美的卷發,使人想起樸實、典雅、亭亭玉立的少女;科林新柱式更隱喻了華麗優美的少女纖細的體態。
不過遵循著以往的會所設計方式及至現代,由于機器化大生產帶來的一系列諸如環境污染、人類個性的喪失等全球化問題的出現,大量的建筑師在會所設計領域內進行創新,結合當時其他藝術 領域的研究產生出新的建筑理論,并創作了一批在外觀上與傳統建筑頗為不同的作品,他們追求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得出的建筑造型與自然形態又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在表現主義和有機建筑的作品中 就有很多仿生建筑造型的實例。
專業的哲東空間設計者認為生態的會所設計也并不是高深莫測、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首先我們要從思想上徹底改變長久以來存于我們頭腦中對自然環境的錯誤認識、想法和態度,如“人定勝天” ,“征服自然”,“人類主宰一切”的錯誤觀念。眾人十分熟悉的“綠色設計”、“生態設計”,稱之謂“可持續發展思想在會所設計中的體現”,可持續發展設計就是協調人與自然共生的原則、 能源利用最優化原則、廢物生產最小化原則、循環再生原則、持續自生發展符合人性化的原則,從而達到自然、人、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