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是西方文化的產物,雖然國內的酒吧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與異化,己經有了本土文化的特質,但在文化內涵及經營模式上,依然深烙著西方文化的烙印,這一點在酒吧音樂風格上也得以體現。如在酒吧音樂類型的選擇和定位上,已經不完全像國外酒吧那樣有著清晰的概念性界定,不完全套搬國外的音樂,而是有了本土音樂元素的融人。但即便如此,在旋律風格和情感類型上卻有著相似的內涵特征,那就是緊扣酒吧的主題文化,迎合不同群體及其情感調節和釋放的需求。就本文所歸納出的國內主要酒吧類型而言。在酒吧音樂的設計上主要呈現出如下風格和特征。
(一)爵士音樂風格。
爵士樂是目前在演藝吧、慢搖吧以及主題酒吧較為盛行的主要音樂形式,是酒吧制造動感、激越氛圍不二選擇。從大的范疇來說,爵士樂在我國酒吧的運用過程中,有了多元化的演變,如POP、RAP、HIPHAP、DISCO、BREAKBEAT等音樂原素的融人、現場DJ的即興說唱等,都賦予了以爵士樂為主流風格的音樂形式更加豐富的內涵。爵士音樂風格節奏強勁、情緒亢奮、旋律跌宕,演奏的樂器種類豐富,具有很強的靈活性、隨意性和創作性,強調即興發揮和主觀個性,能最大程度上與場內互動,引發現場的情緒離潮,是青春活力與狂野情緒的最佳載體。
但在國內,酒吧的爵士音樂基本使用的音樂文件進行播放,而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現場演出,但即便如此,爵士樂嗨翻全場的純粹風格和唯我獨尊的個性態度,恰如年輕人張揚無羈的性格,創設了激情、火熱的酒吧文化氛圍。
(二)環境音樂風格。
這種音樂風格源于概念上的Ambient環境音效音樂。這種音樂是通過電子合成樂器來演繹和傳達的,音樂元素是日常生活及自然界唾手可得的平實、原始聲音素材,通過電子合成樂器的演繹,成為極具新意和原創特征的音樂符號。音樂的特征是空靈而迷幻,長時間的緩慢音調彌漫著隨性而無序閑適,有一種沒有節奏約束和控制的散漫與自由。國內的酒吧在環境音效音樂的基礎上,會同TRANCE迷幻舞曲、Jungle叢林舞曲、以及諸多短小舒緩、輕柔婉約的輕音樂及唯美、悠揚的民樂等多形式音樂類型,共同形成一個環境音樂系統,在這個音樂背景下,鄉村的小路、裊裊的炊煙、飄散的柳絮、曬太陽的老人和打磕睡的小貓小狗都成了旋律中的場景。在這樣的場景中,讓人卸下沉重、無需思考、放下理性、忘卻時光,只管愜意而懶散地讓音樂滋潤身心。
(三)傷感音樂風格。
傷感和憂郁是孿生詞匯,也是并生的情緒。這種情緒的最好載體無疑是夜幕下酒吧的買醉和傾訴。這類情緒的旋律化再現,就是寧靜而憂傷的表達。在這種類型的酒吧,在音樂類型的選擇上,多半以古老的藍調為主打路線,融人Hop、Jazz等音樂風格。藍調源于早期美國黑奴對悲慘生活的憂傷表達形式,大量的藍調音使音樂風格呈現出壓抑和不和諧的狀態,讓旋律聽起來憂郁而凄美,傳達了對現實的抗拒和叛逆,體現了內心的失衡與破碎。在這樣的音樂類型中,時常會加人質感、低沉的人聲,使音樂更具滄桑與穿透力。幽藍色的光暈在桌面投下疤痕般的光斑,粗糙而低沉的音樂迂回在周遭,色彩與旋律將苦悶與悲切塞滿了酒吧的空間,傷感的人在這里借酒澆愁,宣泄著內心的苦悶與傷痛。也彰顯了這類酒吧主題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