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風格酒店的設計風格受到古代旅館的影響。我國旅館業歷史悠久,經歷從驛站、逆旅、旅館、飯店一直到酒店的發展變化。從歷史上考察旅館發展變化,研究其起源與發展的歷史背景與條件及發展規律。對現代酒店設計提供借鑒作用。中國是最早出現旅館的國家之一,其有悠久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在夏代就出現了商業旅行,但與其相關的旅館業尚處于起步階段。商代的商旅活動日趨頻繁。經濟日益發達,需要為越來越多的旅行者需要解決食宿問題,專門為旅行者提供食宿安排的旅館應運而生。秦朝時期,古代旅館業以以前不可比擬的速度迅速發展。魏晉時期,主要是以民間旅館發展為主。
隋唐時期,商人、趕考舉子、官員以及外國使者隨著經濟發展迅速增多,為古代旅店業的發展成熟奠定了客源基礎。宋代時期“驛”、“遞”是當時旅館業的真實寫照。元代時期,旅館業的發展速度有所減慢。明清時期以后更是每況愈下。
唐宋時期,中國幅員遼闊,唐宋時期中國文化豐富,“雄健”作為一種風度或氣質充分體現與文化領域。唐代旅館建筑風格雄健,支撐的斗拱比例較大,壯闊有力,支撐柱子較粗壯,整體建筑顯得莊重、樸實、宏偉。唐朝家具造型渾圓、豐滿,裝飾清新華麗,呈現出華貴氣派。宋代的旅館建筑不同于唐朝那種宏偉莊盛的風格,以情美秀麗為其特色。其屋頂坡度稍有增高,屋檐稍有彎曲,并略有翹角,檐下斗拱造型細巧情致,菱花狀隔窗,造型優美。采用燦爛的琉璃瓦和精致的雌刻花紋及彩畫裝飾,具有藝術效果。宋代旅館建筑具有豪華且小巧,自然與精巧的雕琢工藝,反映出宋代社會形態和當時的文藝觀和審美情趣。
酒店的中式風格是從中國傳統建筑演變而成的,中國古代旅館和旅館建筑的發展為現代中式風格酒店的發展莫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