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V是一個新的事物,KTV也是現代化發展的一個身影。KTV空間是一個現代化的空間,設計風格也以現代為主。什么樣的風格需要什么樣風格的家具來裝扮空間,以更好的表現空間設計主題。下面KTV設計公司與大家分享現代家具的發展史。
從19世紀中期起,家具設計逐漸走向現代,即從重裝飾走向重功能,從重手工走向重機械。此前的種種家具,在家具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但是由于它們很難滿足現代生活的要求,不能不因遭遇挑戰而變革。
KTV設計效果圖,歐式風格KTV設計,歐式家具展現風格主題。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幸存下來的年輕人,充滿了改變生活和環境的愿望,并在荷蘭、法國和俄國開始了具有突破性的試驗。荷蘭前衛派建筑師里特韋爾于1917~1918年設計制造了著名的紅藍椅,顯示了風格派的新思路。之后,他又沿著同樣的思路設計制作了櫸木“之”字椅。
19世紀末興起的工藝美術運動對現代家具的發展起了促進的作用,包豪斯學校家具造型設計組的建立則可作為現代家具確立的標志。
包豪斯最有特色的家具是鋼管凳和鋼管椅,其特有的藝術風格明顯地反映在布勞斯的家具設計中。布勞斯1920年就讀于包豪斯,1924年留校當老師,是杰出的家具設計師和建筑師。他設計的鋼管木面凳,曾用于包豪斯學生宿舍,他設計的鋼管椅的椅面是麻布和皮革的。
二次大戰后,美國家具業迅速發展,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四國的家具也很快聞名于世。上述四國的家具不像英國、法國家具那樣崇尚裝飾,也不像美國家具那樣刻意求新,而是充分利用北歐的木材資源,著力表現木材的質感和紋理,用清漆罩面以顯示木材的本色,具有淡雅、清新、樸實無華的氣質。
1965年之后,意大利的家具業異軍突起,它有意避開北歐諸國的鋒芒,不以木材為主要材料,而是以更加便宜的塑膠為材料,在發揚傳統的基礎上探求新風格。
20世紀70年代,家具的設計進一步切合工業化生產的特點,組合家具、成套辦公家具成了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20世紀80年代后,家具設計風格多樣,出現了多元并存的局面。高科技派著力表現工業技術的新成就,以簡潔的造型、裸露材料和結構等手法表現所謂的“工業美”。新古典主義又稱形式主義,則注重象征性的裝飾,表達對古典美的懷戀之情。也是在這個時期,防生家具、宇宙風格等家具紛紛問世。從國家看,美國、法國、日本的家具業都有很高的地位。尤其現在KTV等娛樂場所的出現,為了打造新穎的娛樂空間,新穎的具有現代化的家具形式不斷涌現,KTV大堂設計展現KTV現代化空間,用高科技展現現代化的工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