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宮式音箱顧名思義是其內部的結構較為復雜,好似迷宮一樣。KTV音響設計的專業設計師介紹說,迷宮式音箱音箱是在喇叭單元的振動膜后面,制作了一條矩形截面的折疊反射管道,而同周圍的介質相耦合,放聲管道的截面積一般等于喇叭單元振膜的有效面積。 這種結構形式的音箱與傳統的密閉式音箱及倒相式音箱在設計時完全不同,這類音箱的設計要點主要有兩個原則:一 是要求迷宮式音箱在工作時應該有效的控制喇叭單元的基本共振頻率 fo;二是要求迷宮系統的放聲管道能提升所設計 的低頻下限頻率與能量。
迷宮式音響簡介,迷宮式音箱實際上是把喇叭單元反面的聲波經過一條長長的管道反射出來,而放聲管道的長度是迷宮式音箱的設 計焦點。設計合理的迷宮式音箱,在揚聲器單元工作時, 輻射出的聲波如與喇叭單元前面的聲波相位相反,迷宮內的 放音管道應該起抑制作用。當輻射出的聲波與喇叭單元前面的聲波相位一致時,迷宮式音箱的放音管道要起提升的作 用,這是迷宮式音箱的主要出發點,如果設聲管的長度為輻射聲頻率的 1/2 波長,則相位便會移動,等于 180 度,這 時,迷宮式音箱放聲管道的末端開口處所釋放出的聲波,就會與喇叭單元前面的發聲處在同一相位,同樣道理,如果設聲管的長度為 1/4 波長,上式同樣成立,且能縮短聲管的長度,一般取偶數值,是設計迷宮箱的正確做法。如果取 共振頻率 fo 的 3/4 波長,或是其倍頻的 3/4 波長時,輸出的輻射就會降低,這是因為聲管出口處的輻射波與喇叭單 元后面的聲波呈反相位關系所致。
迷宮式音箱雖然重放效果很好,但結構比較復雜,限制了它大量的發展。設計這種音箱要注意減少放音聲管內的高頻諧波振蕩頻率對迷宮系統所產生的頻響特性不良的影響,因此應在聲管內敷以吸音材料,并力求讓音箱的各部位 結構牢固可靠,避免內部管道的漏氣現象產生。還要求放聲管道的各部位截面積,不得小于所使用揚聲器單體本身振動膜有效面積。
做過很多KTV設計案例的哲東設計師介紹有關音響的知識說,就迷宮式音響現在市場上可以見到的迷宮式音箱有英國產的 TDL 系列產品,是該廠的創始人 John Wright 設計開發的。John Wright 認為倒相式音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低頻的輻射能量,但不能使低頻下潛得很深。而傳輸線式(迷宮)音 箱卻可以做到這一點,我們知道,如果要聽到 20Hz 的低頻聲音,房間的長度要達到 17 米左右,就算是 1/2 波長最 少也要 8 米,一般家庭很少有這樣的聽音環境,用迷宮式音箱來產生這樣的長度就能實現這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