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的發散、聚合思維,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以人的大腦為思維的中心點,思維的模式從外部聚合到這個中心點,或從中心點向外發散出去。在設計中以此為基礎,又引申出思維的方向性模式,即思維的定向性、側向性和逆向性發展。就KTV設計對于藝術設計的思維形式來說,這幾個方面都是進行藝術設計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設計中了解、掌握并有意識地進行這種思維方法的訓練,有利于在現代藝術設計中充分開發藝術潛力,提高設計思維的效率和創作能力。
聚合思維就是將在藝術設計過程中所感知到的對象、搜集到的信息依據一定的標準“收斂”起來,探求其共性和本質特征。KTV設計公司設計師介紹說,求同思維的運動過程中,最先表現出的是處于朦朧狀態的各種信息和素材,這些信息和素材可能是雜亂的、無秩序的,其特征也并不明顯突出。但隨著思維活動的不斷深入,創作主題思路漸漸清晰明確,各個素材或信息的共性逐漸顯現出來,成為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具有共同特征的要素,焦點也逐漸地聚集于思維的中心,使創作的形式逐漸地完善起來。
發散思維是以思維的中心點向外發射發散,產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捕捉創作靈感的觸角。我們如果把人的大腦比喻為一棵大樹,人的思維、感受、想像等活動促使“樹枝”衍生,“樹枝”越多,與其他“樹枝”接觸的機會越多,產生的交叉點(突觸)也就越多,并繼續衍生新的“樹枝”,結成新的突觸。如此循環往復,每一個突觸都可以產生變化,新的想法也就層出不窮。人類的大腦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就是依照這種模式進行思維活動的。人們每接觸一件事、看到一個物體,都會產生印象和記憶,接觸的事物越多,想像力越豐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越強。這種思維形式不受常規思維定勢的局限,綜合創作的主題、內容、對象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此作為思維空間中一個個中心點,向外發散吸收諸如藝術風格、民族習俗、社會潮流等一切可能借鑒吸收的要素,將其綜合在自己的設計思維中。
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是設計思維過程中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就做一個KTV設計案例來說,在設計思維過程中,以發散思維去廣泛搜集素材,自由聯想,尋找設計靈感和設計契機,為藝術設計創造多種條件。然后運用聚合思維法對所得素材進行篩選、歸納、概括、判斷等,從而產生正確的創意和結論。這個過程也不是一次就能夠完成的,往往要經過多次反復,求異--求同--再求異--再求同,二者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從而產生新的認識和設計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