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以凱文·林奇的觀點來認識一個建筑的空間,那么,室內的布局就可以理解為如同城市的劃分一樣,空間領域的物質特性在于連續性的界面,它既可能包括各種各樣的形式組織,又具有一種可“進入”感。KTV設計空間的邊界在此形成了某些共同的能夠被識別的特征,尤其是那些界定明確、特色鮮明的空間區域,正是得益于明確的邊界和清晰的結構關系,同時邊界起到了增強其特性的作用。
例如KTV設計它空間區域的劃分來自于邊界的定義,即區域的多種邊界的建立,并視其為是一種“城市”的關系,一種內與外、邊界與中心、限定與非限定的因素在室內空間中得以演示。這里既有明確具體的界面,也有柔性和象征的邊界,空間場景實質上被表現為了一系列類比的情形。在此,電梯廳,原本與大堂混為一體,并無區域之分,現在則通過邊界的定義賦予其相對獨立的領域,一種園林般的情形插入到了大堂空間之中,構成了富有感染力的視景空間。另外,堂吧的界定則是以象征的手法,用抬高地臺來表達邊界的概念,以此增強其領地的限定和環境的特色表現。樓梯、水體及臨街的玻璃幕構成了堂吧的邊界關系,其輪廓清晰且生動自然,空間中的看與被看便成為了一種視覺的互動,因而環境的內與外形成了連續性的視覺線索。
空間邊界的明確限定使領域的輪廓清晰而形成界面的形態關系,盡管有時墻體采用半透明或透明的材料,但是空間的界定性仍然是明確的,領地的特性得到了完好的圍護。這種明確的邊界是室內設計中最為常用的一種空間組織的手段,空間的實效及價值也正是那些生成的邊界體所組成的“間”,并且以此形成了各具不同的界面形體。不過,由于空間邊界形成了“墻”的關系,人們的行為必然受到這些硬性屏障的制約,其行徑的路線也會順應線性的邊界引導。KTV設計公司哲東設計師介紹說,其實,硬性的界面在室內空間中并不是枯燥乏味、一成不變的,而是空間組織的活躍素材,同時還具有視覺圖像的意義,即一種二維或者是三維的構成效果,像材質、色彩、造型及光影都是重要的表現要素。
柔性的邊界可能在空間中具有更大的適應性,比起硬性的墻體來更是靈活多變的一種空間組織機制。如KTV大堂設計柔性邊界既對空間起到了劃分的作用,又為人們使用空間和功能靈活性創造了機會,其形式和風格多以材料與造型的有機結合,表現出了現代裝置藝術的某些特征和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