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建造木結構建筑的最大收益和興趣,在于怎樣修正過分關注室內外各個表面及細部的傾向,返歸木構建筑的本質,從中發掘一種更為精煉有力的現代表現手法”。安藤忠雄的這段話不僅表達出他對木構建筑的現代表現手法的注重,也體現了安藤對返歸木構建筑的本質追求。返歸木構建筑的本質是現代木構建筑的設計傾向,為了更有條理地闡述木材在現代建筑中的人性化設計與回歸,主要就現代木構建筑的空間形態,光影效果、與環境的融合、洗浴會所室內裝飾、低碳可再生性等方面進行探討。
1、柔性空間與形態。
現代洗浴會所設計的空間形態,是感性與理性的交織。新型木構建造技術,為現代木構建筑設計帶來了全新的木構空間形態,以其人性化設計詮釋現代木構建筑的自然回歸。大型木構建筑以其天然材質所特有的親和力,來消除體量巨大的建筑帶來的冰冷和沉重感。整體木質元素使整個建筑充滿親切的自然感。波動起伏的木板組合而成的有機空間形態.與周圍中世紀風格的建筑形成鮮明對比。這個項目作為當今規模最大也是最具革新精神的木結構建筑,其陽傘一樣的形態從這個歷史悠久的地塊中生長出來,成為塞維利亞的新地標,使這座城市更富動感、更具活力的同時又將傳統與現代并置融合。
2、光影效果。
哲東設計來舉例:萬神廟內隨時間變幻的圓頂光斑,朗香教堂內多孔穿透的星點光線,光之教堂從咫尺的前方投射出的十字光影……它們都以混凝土的建筑特性展現出建筑不同的光影感召的魅力。在現代洗浴會所建筑的光影設計中,與混凝土相比,木材彰顯出更大的潛力。
3、建筑與自然的融合。
建筑的生命表現力在于變化,隨季節的變化、隨氣候的變化、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有生命表現力的建筑,隨著一年四季不同季節的變化,建筑也在變化著,呈現出不同的場所、空間和景色。不同的季節形成不同的建筑內部和外部環境,使人產生不同的空間感受。木結構圍合形成了融入和親近自然的室內外空間。
木構建筑的建造取自于自然,精彩的木建筑創造環境的同時又為環境增添色彩。
木材特有的質感在表現傳統建筑空間具有很強的標志性。許多現代建筑的成功之處,正是利用木材再現傳統建筑空間詮釋人們的深層文化記憶,溫暖的木質屋頂和陽光縮短了人與上帝的距離,創造了一個質樸的宗教場所,同時也創造了撤滿光線的洗浴空間。
4、低碳.可再生性。
木材天然再生的屬性使得它具有節能.生態環保、可再生等優點,滿足“綠色建筑…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歐洲,木材作為可持續的資源被看作生態建材。木材良好的隔熱性能,使它被當作低能耗房屋理想材料。在高密度的城市中,如果采用這種工業手段建造房屋,就可以不再使用重型機械。實驗空間證明那些通常認為是廢料的小規格木材仍舊是很好的建筑材料的同時,也體現了建造手段的自然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