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廳慢搖吧的擴聲聲場是隨著娛樂業發展而形成的一種特色的音響模式。在這個聲場中,無論從發音方位、聲功率、頻率響應及聲動態等哪個聲學因素而論,均被擴聲系統輻射的聲場所覆蓋,通過大功率擴聲增強了聲密度、改變了聲能空間分布,甚至于強化到極致;在這兒消遣的人對音響主觀評價除去響度大以外,其他有關“音響審美”或“音響瑕疵”早已被置之度外或忽略不計了。
公共娛樂場所環境噪聲較高,一般歌廳噪聲級為35dB,較大型娛樂場所具備表演舞臺的噪聲級40dB.對于一些多功能組合式的大型娛樂城來說,因同時存在不同娛樂區中擴聲聲場共存的互相干擾,環境噪聲已經達到55dB.為了滿足人們聽覺對清晰度的需求,歌舞大廳的聲功率要達到90dB以上。為了追求足夠的爆棚效果,多數夜場設計都信守保證足夠的擴聲聲功率這一原則,在保證擴聲響度的前提下,忽略了對擴聲聲場處談的一些細節。當今不少歌舞廳一味追求大功率,聲功率甚至達到120dB以上,造成了嚴重的聲污染,從某種程度上己經危害到人體健康。
從擴聲聲場的設計角度上說:增加現場氣氛,充分發揮音樂表現力,起到即讓人愉悅、放松、發泄,又不破壞人的生理及心理的承受度為好。換句話說,歌舞廳慢搖吧的擴聲聲場搞好了對到這兒來的客人是一種享受,搞得不好對來這兒的客人是一種身心的摧殘。
如何重視和解決歌舞廳慢搖吧擴聲聲場中存在的共性和典型問題,通過技術手段對擴聲聲場進行處置,這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娛樂場所聲音美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