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與消費社會的背景密切相關。進入新世紀,中國“小康文化”己經呈現出明顯的消費社會特征。這也許可以從許多方而深切地感受到。假日經濟的到來,小康生活水準和生活方式的興起,足以說明我們的確面臨著一個新的生活形態。強調視覺快感,專注于感性的愉悅,使得視覺文化成為當代中國文化的主流。
緊張、高節奏的現代生活構成了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征,改變著現代人的心靈承受能力,同時推出席卷一切的物的世界,將心靈擠兌到了越來越狹窄的角落里?,F代人渴望放松,渴望自己緊張、焦躁的情緒能夠在一個合適的場所得到稀釋、緩解;同時,在經濟能力足堪承受的范圍內,在高度放松的精神狀態下,達到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完成談判桌上無法實現的愿望,這是現代人一種比較深入的交際途徑。
上海的夜生活,這幾年越來越與酒吧,緊密聯系起來了。“新天地”興業路一帶的一片老石庫門房子中間崛起的“上海最時尚的地方”,成為很多上海人把自己的夜生活與酒吧畫等號的新去處。不僅僅為追逐時尚,酒吧是很多年輕白領談人生、談工作的所在,甚至有人將談判桌上難以解開的難題,也在夜的酒吧中化為無形。
現代社會使得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區分更加明確。家、作為私人空間,外人(鄰里、同事)一般不輕易涉足:工作場所作為公共空間一般也不宜進行非工作性的私人交往這樣。就需要另一種交往空間―它與家相比,不純是私人性的:與工作場所相比,又不純是工作性的公共空間來補充,它為那種既非家庭事務又非下作事務但卻十分重要的活動提供條件。所以,酒吧設計首先要從顧客心理需求考慮,才能得到滿意的消費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