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從出現開始,就是為審美服務。任何風格的漸變,離不開人們對審美的探尋。美的漸變,是從浮夸、到含蓄,再到輕淡。(愛蓮者說)中提到牡丹、菊花、蓮花,就是三種審美的代表。
會所設計的審美同樣在改變,從最初的只講豪華不講設計,到后來的多種風格并存,又延續到注重細節軟裝,最后沉淀到如今的意境化和主題化。
新東方會所設計風格,是一個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話題。新東方風格會所,不再講究傳統繁瑣的裝飾細節,而更多的情況是讓東方的元素洗去時光的束縛,用新的設計手法把東方氣質的內涵表現出來。這是一種審美角度的體現,安撫了現代人內心的狂躁與虛浮,使傳統和現代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新東方會所設計風格是最能體現淡雅的一種裝飾風格,它好似臉上鋪滿鉛粉的名角,洗褪塵世浮華,紅塵中素面清唱出一曲天籟之音,使人聞之動容。這是一種意境,也是一種態度。
這種設計不僅源于設計師本身的思維,更源自東方的底蘊,中國的藝術之源。
中國一直作為強大繁榮的國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璀璨的文明從這里發祥,在亞洲,任何文明都融入了中式的影子。在歐洲只能做小件鐘表的法郎技術被制成大件瓷器擺放在皇宮朱門之內,油畫被徐悲鴻、李可染等大師洋為中用,八卦圖促成了計算機的發明……國風無處不在。
而在會所設計中,我們解析一個又一個符號,都難以避開國風的元素,或是它的精神。
之所以研究國風會所,是在于這個風格被廣泛運用在別墅和大宅之內,這正是現代的熱點話題。而也只有寬大的空間,能夠安置變化多樣的東方符號。
盛世,代表了一個又一個的國風元素,只有在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盛世環境中,才有可能產生類似瓷器、絲綢、國畫等美妙的瑰寶。就好像沒有鄭和下西洋,就沒有明代硬木家具的繁榮,室內裝飾會少了很大一個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