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人體對環境舒適度的感受有下列因素:來自人體周圍壁面的熱輻射;空氣對流;相對濕度(與溫度有關);與人體接觸表面的熱傳導。洗浴建筑的舒適度體現在建筑中通風、溫度、濕度這幾個方面。在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空氣溫度,濕度及對流。舒適度的改善有利于身心健康,但健康不僅指沒有疾病,而是身體、精神及社會性諸方面的完好狀態。從這個意義出發,健康而且舒適的室內環境應是與自然相和諧,使人身心健康并富有效率。近一百年來,人們致力于熱環境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對熱舒適環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采用了多種控制手段,室內的舒適程度不斷提高,但其仍具有局限性。
①通風要求。洗浴中心是人們放松身心的地方,新鮮清潔的空氣是人們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的基礎。在一般的建筑中空調被大量應用,雖然創造了室內良好的溫、濕度環境,但隨之也帶來了許多問題,“病態建筑綜合癥”,“空調病”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引起這類病癥的原因就是通風不夠。但是洗浴建筑中通常人們洗浴的時候身體自我調節比較差,故應在洗浴區盡量少開空調,開啟高窗比較好。目前洗浴建筑普遍存在通風不足問題,常常由于建筑功能使用方面的要求,無法正常開窗,或是由于設計的缺陷,使得通風對流能力不足,室內污染物得不到及時清除而導致嚴重的空氣污染。因此,要從根本上真正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有效的通風換氣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室內新風量需要足夠可以消除有害氣體、余熱、余濕以及稀釋二氧化碳的濃度。洗浴中心既然是以人活動為主,人活動所散發二氧化碳、水蒸汽還有洗浴過程中使用的洗浴用品所散發出來的氣味的混合等污染物聚集在室內,使洗浴區的空間受到很大的污染。因此室內必須有一定的新風量,用來稀釋室內的空氣。
②溫度與濕度要求。溫度和濕度對人體的舒適度都有影響。“無負荷的熱平衡”的實現就能滿足舒適的要求。也就是說在正常散熱條件下實現的熱平衡才能算是“無負荷的熱平衡”.環境中影響人體舒適度最大的是氣溫。人體能夠調整的溫度范圍是有限度的,而寒暑的溫度變化有時候超出人體對寒暑的調整與適應,這就使人體不可避免地要承受一些負擔。
在洗浴中心中,人們在洗浴的過程中,溫度的變化對人們來說是非常敏感的。要提供一個最佳的溫度條件減少對人造成的不舒適感覺,完全依賴自然通風的房間很難使室內氣候穩定,要借助機械通風供熱設施。室內外溫差應該控制在5攝氏度以內,最多也不應該超過7攝氏度。濕度的要求對洗浴中心來說尤為重要。室內適宜的濕度對人體的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人體感覺是否干燥和潮濕,主要與空氣中相對濕度的大小有關。人體感到舒適的相對濕度范圍在20%到60%.洗浴區的濕度相對于其他的區域會比較潮濕,此時的洗浴區域會出現窗戶會有霧,散發發霉的味道,空氣有潮濕的感覺。發霉的味道在洗浴建筑中是常有的事情,這就是沒有控制好洗浴中心的濕度,導致霉味的產生。一般洗浴后,使用浴室排風器或打開窗戶一段時間以便讓涼爽、比較干燥的空氣進入;或是安裝新風引入管,把室外低濕度的新風引入室內,以降低室內濕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