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方管理的酒店餐廳設計的組織結構圖上,有一個職務是成本控制經理。直屬財務總監領導,在業務上橫向聯系最多的是:采購部經理、總廚師長、餐飲總監。
2、成本控制經理管轄的范圍是:酒店所有采購進來的物資的保管、成本的核算,其中工作量最大的是餐飲成本的核算。這個部門的員工人數,一般在2到3名。
3、根據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的慣例,餐飲部各個餐廳的菜單上的每一道菜肴,都必須有一份標準的成本核算單。每一份菜肴中所有原料、附料、配料的分量、單價都必須一一核算并記錄在案。
4、這項工作由成本控制部門和廚師長共同完成。完成后的“標準菜單配方”,便是各個餐廳廚師日常操作的樣板和“圣經”,主要菜肴經過試制后,裝上餐具,還要拍照立樣。
5、用途:一是用作菜單檔案資料,二是用作新廚師培訓,三是用作菜肴的質量控制,四是用作餐飲目標利潤的實現。
6、一家新開業的有三四個餐廳的酒店來說,完成這項工作需要花費的時間在一個半月左右。用現代化的信息語言來解釋的話,這建立的即是菜肴的資料庫。
7、成本控制部門,需要在這“菜肴資料庫”的基礎上,不斷根據廚師長的要求和采購部的價格變動信息,更新“菜肴資料庫”。
8、成本控制部門除了日常的成本核算,發現有不正常的成本現象出現,還有向廚師長和餐飲總監提出預警的責任。
9、當餐飲銷售部接到宴會要求時,除了標準菜單,客戶有特殊要求的,餐飲銷售部會要求成本控制部門先進行菜單核算,能達到目標利潤的,會答應客戶,承接該項任務,無利可圖的,會和客戶說明,和客戶商談價格,以至能有盈利。
10、由于有了成本控制部門的緊密合作,餐飲部才得以每個月能心中有數地完成部門的目標利潤,而不是僅僅憑借于感性的認識。
11、國內酒店,一般會有1到2個屬于餐飲部員工的成本核算員,手工操作,事后核算。這種設置和方法,很難對餐飲部門的目標和利潤的實現有什么指導作用。
12、餐廳設計公司成本控制的目的,并不是為了控制成本,而是為了目標利潤的實現。
13、成本控制部門的目的和工作范圍,電腦軟件的引進是必不可少的,手工辦法將無法實現。酒店管理的現代化,不能光體現在和顧客接觸的區域,內部的管理科學化是對顧客服務現代化的基礎。
14、對于慣用傳統方法來把握主配料分量的廚師來說,標準菜單會限制他們的自由發揮;
15、餐飲銷售部需要一改以前的有生意即英雄的思維,努力去爭取有利潤的生意.
16、每月定期召開成本分析會,召集采購、成本會計、保管員、廚師長、文員等相關人員。對本月的成本進行逐一分析,查找原因,寫出報告,為下一步整改提供依據。
17、各部門根據能耗制定出標準,質檢部以此為檢查內容,并根據接待量匯同成本核算對該部門進行考核、獎懲。
18、定期對市場進行考察,對采購實行監督。
19、完善查、驗貨制度,對水發貨、冷凍貨、常用貨、高價貨等進行仔細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