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物體表面不都是光滑的,材料質感的粗糙程度可以喚起人們對材料表面的觸覺,質感就是物體表面的品質或特性。質感不但能夠通過觸覺感知,而且能夠喚起記憶感知。在夜場設計中材料的光滑和有光澤的表面往往在高規格的室內空間中采用,而無光澤、粗糙的質感都用來處理非正式的空間。不管風格如何,質感的合理有效應用都能夠賦予空間某種意義和特征。接下來夜場設計公司哲東與大家一起探討質感的特征和決定因素。
1.視覺
早期希臘人認為光滑、美麗的大理石地面令人心情愉悅;伊朗人以質感優美的手工地毯而自豪;日本人喜歡草編榻榻米的天然材料編織質感。表面質感反映了特定的地域文化或心理感受。
2.反射
每一種質感都可以通過反射改變光的特性。在夜場設計中長采用玻璃、鏡子、緞子、瓷器、高拋光木材等光滑、光潔的表面,比磚、混凝土、石頭和粗糙的木材等粗糙、無光澤的表面反射的光多。
3.維護
質感的選擇由材料表面的維護情況決定。光滑的質感會顯現手指的印痕,有光澤的質感容易產生擦痕,粗糙的質感更耐久,卻容易在縫隙堆積灰塵。
4.聲學
材料能夠吸收和反射聲音。光滑堅硬的表面使聲音增大,而柔軟和粗糙的材料有吸收聲音的效果。走過一間未裝修過的地面材料冷硬的房間會有很響的腳步聲。如果房間鋪設地毯,使用織物和帷幔,并設置了家具,聲音就會被降低。設計中通過不同質感的材料的組合,可以控制空間的音響效果。
5.組合
房間中占主導地位的質感通常由建筑的背景來確定。例如,傳統觀念認為,紋理優美和高度拋光的木質墻板,通常習慣上會搭配更加有光澤的木制家具和織物,而不是紋理模糊的木材或曝露構造的磚石。
現代人應用質感時,可能會打破這些傳統的規則,立生令人驚奇的效果。夜店設計無論是標新立異的環境,還是保守的環境氛圍,多種質感的組合都會強化視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