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洗浴裝飾形式的創新是我們裝飾設計師比較擅長的技能,對于裝飾形式創新設計的評判帶有很強的主觀因素,反映了人們心理、文化和精神層面的訴求。因此對裝飾形式多以裝飾風格(Style)分類。一般分為:中式,現代,后現代,簡約,極簡風格等等.其中還可再細分。對于一般客戶開說對于裝飾作品有明顯的個人審美傾向性對于設計師來講,其設計風格亦有補貼的擅長。這主要和個人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藝術修養,審美情趣有關。但無論何種風格的作品,作為職業的洗浴設計公司應具有更高的積極健康的審美境界和專業級的設計技能,在洗浴設計實踐中應能使設計的作品滿足普遍的美學規律,且滿足客戶的審美要求。
在這里,我們所要關注的是:設計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形式與功能的統一,強調形式意境的高雅,追求整體的和諧、完美與精致例如趙州橋其功能、形式、力學性能,材料應用等方面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細部裝飾精致優雅,順勢而為,不牽強,不做作,逾千年而不墮,造就了永恒的美。
形式的創新靈感可以來自很多方面:道法自然繼承傳統、文化傳承,只有構思奇巧 應用得當才是好的創意,一味的強調新奇特主觀臆造是不可取的。這樣的設計創新無異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不會有生命力的。
目前洗浴裝飾設計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設計因形式而牽強附會,為形式而置其他因素于不顧,為形式犧牲功能,浪費材料,浪費資源。這樣的裝飾設計作品既不美觀,又不好用,得不償失。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以歐式古典建筑形式包裹起來的現代建筑,看到以中式建筑形式包裹起來的現代建筑.以現代鋼筋混凝土材料和施工方法仿造的木結構的中式建筑,如果徹底仿古,則這樣的建筑不能滿足現代化的使用要求,如果只是表皮,則浪費驚人,影響使用效果且裝修效果不倫不類。內裝修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那什么樣的設計是好的設計呢?現成的例子就是建筑設計大師貝聿銘,貝老所設計的“蘇州博物館”。這是一座集建筑形式美、內容、功能、文化傳承、工程技術、加工工藝、材料運用、綠色環保、城市景觀等各個方面于一體,堪稱完美的建筑作品。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似與不似之間,在意境與神韻之間展現了大師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和嫻熟的設計駕馭能力,方寸之間,恣意揮灑,猶如神來之筆,令世人嘆服,細微之處,更見大師精神,用料之精到,工藝之精湛,構思之奇巧.設計之縝密,嘆為觀止。于樸素之中見雍容大氣,于內斂之中感知深厚內涵。游歷其中,館中的一廳一室.一景一物,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仿佛帶你穿越千年,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寬厚,和諧與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