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浴中心市場最新競爭分析報告對洗浴中心行業的市場現狀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主要分析了洗浴中心行業競爭狀況進行分析,為企業了解該行業、投資該領域提供絕佳的決策參考。在此,由鄭州裝修公司哲東設計小編為大家作下簡要說明:
一是行業發展不平衡且矛盾突出。沐浴行業高、中、低端的綜合發展極不平衡,為滿足普通百姓最基本洗浴需求的低端大眾便民浴池幾乎處于停滯不前狀態。以北京市為例,改革開放前全市有國營浴池七八十家,到2008年底,仍不足百家之數,僅占全市現有沐浴企業總數的0。065%。對于這樣一個擁有1600萬人口且每年有數百萬務工人員進城的大都市而言,數量短板根本無法解決占城市70%以上的大批低收入群眾和外來務工人員的洗澡難問題。
大眾便民浴池發展遲緩的主要原因在于利潤過低,無利可獲,使經營者缺乏投資意愿和動力;再有就是政府管理部門尚未將其納入商業服務業網點發展規劃并給予財政支持。
二是行業規范管理偏弱,標準缺失且執行難。沐浴業的管理需要法規、標準作為依據,商務部雖已制定頒發了《沐浴業經營技術規范》、《足浴保健經營技術規范》、《SPA經營技術規范》等標準,同時正制訂《沐浴業術語及分類》等若干標準,但面對沐浴業經營服務的面廣樣多,仍顯得量少力??;加上已制定的標準規范缺乏強制力,使得管理力度薄弱的問題更為突出。
三是行業發展缺乏總體規劃。
從沐浴業起步之初,即缺乏具有前瞻性的科學規劃。前些年的發展幾乎都是市場自由發展的結果,無序化發展傾向十分突出。造成中、高端消費市場局部數量過剩、競爭惡化、經營不規范、低端市場無人問津的局面。
四是企業負擔過重,維系艱難。
近年來,沐浴行業新增企業多,但倒閉的也多。究其原因是企業在用工、原材料等各項經營成本上都大幅提高,負擔過重,運營困難。以用水成本為例,北京市沐浴行業的水價原就高達每噸61。5元,而自去年11月起又調到80多元一噸,經營負擔壓力急劇猛增令企業苦不堪言。
五是從業人員素質偏低,中小企業經營環境差。沐浴行業專業性較強。就流程而言,酒店行業只有70個左右,沐浴流程則多達100個以上,尤其是對技能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和素質要求較高。而沐浴行業的人才培養和儲備與其他行業比較,相差甚遠。中小沐浴企業底子薄,資金少,且大多設備老化,衛生條件差,經營環境每況愈下,令人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