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浴裝修設計是一門科學,對洗浴建設及營運成本高低、投資與經營成功與否關系十分重大。由于一些投資者、設計者不重視或不懂洗浴項目的規劃與設計,致使洗浴設計中存在很多問題。哲東設計公司特別提醒大家,總體來看,洗浴裝修設計常見問題的典型表現有十大類:
1.無中生有
洗浴設計前,必須先完成市場調研、洗浴選址、洗浴定位、洗浴規模檔次確定、項目可行性分析等工作。有的投資人沒有認真好做總體設計的前期工作,就直接開始了洗浴設計工作。有的投資人僅憑參觀了幾家洗浴的感性認識,就拍板投資建新洗浴,設計單位也沒有介入到洗浴籌建的初期階段。
2.舊人新衣
投資人沒有進行系統研究和設計,把原有的建筑物,或招待所、老店等修修補補,進行包裝,改造成新洗浴,整體上距離現代洗浴的要求相去甚遠,有待進一步設計和改造。大洗浴的局部更新改造也存在此類問題,改造的效果與整體不協調、沒有一步到位,仍然需要繼續改造。
3.全盤模仿設計
新洗浴沒有因地制宜,也沒有與滿足洗浴經營和消費者的需要相掛鉤,只是單純模仿某一家洗浴或綜合模仿多家洗浴,甚至繼承了原有設計的一些錯誤地方(如電視柜、前臺接待高臺等),導致只是某一洗浴的復制,洗浴外觀設計和功能設計千篇一律,毫無進步與創新。
4.金玉其外
有的洗浴外觀很漂亮,但內部功能規劃、裝修與裝飾設計等一塌糊涂,設計很不專業,實用性很差,更缺少藝術性。洗浴開始運轉后就要開始敲敲打打,不斷地形成不該花費的改造成本或“二次投入”.有的洗浴甚至連彌補原設計缺陷(如配比失調)的機會都沒有,終身遺憾。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設計師不懂洗浴管理的需要和各種設施的功能,沒有從洗浴特有屬性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出發,而是從純建筑藝術的角度進行設計的。也有的設計圖紙過于輕率和簡單,如沒有高度重視洗浴浴區的設計,只當成是標準圖例的簡單組合。
5.偷換概念
由于某些洗浴項目投資巨大,國家政策從宏觀上限制樓堂館舍的建設。因此,一些國企或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投資人就以培訓中心、活動中心、接待中心、綜合服務等名義立項并建造,建成后再改造成為洗浴。這類洗浴往往是像洗浴而非洗浴,許多建筑結構、設施設備、功能布局等等都不能滿足洗浴專業經營的需要,先天不足,但后天已經無法改動了。
6.文化沙漠
洗浴可以為顧客創造多種文化:建筑文化、服務文化、管理文化、產品文化。但現在很多新建洗浴的設計缺少主題,過分追求時尚,是大量資金、新產品、新材料、新技術的堆砌和拼湊,整個設計沒有靈魂、沒有特色,甚至局部裝飾與洗浴的整個氛圍很不協調。
大部分洗浴用品也都沒有經過專業的系統的設計,而是由供應商設計或直接從市場上采購,因此多為通版產品。通版產品能滿足產品的基本功能,但無法形成特有的產品文化。很多設計西化現象突出,沒有很好地反映我國傳統文化和當地文化。
7.缺少統籌
洗浴設計包括功能布局及分區設計、總體規劃與設計、建筑設計、內外景觀及園林設計、室內裝修設計、機電與管道系統設計、標志系統(VIS)設計、交通組織設計、管理與對客服務流線(程)設計等內容。
我國往往是由多家設計單位分項進行設計,再由多個施工單位進行施工,這些設計和施工沒有進行系統性統籌,多數情況為建設指揮部簡單審閱即獲通過并實施。
8.單兵作戰
就洗浴裝修設計本身來說,其分工是極其精細的。在發達國家,有規劃、市政、金融、市場、設備、消防、燈光、音響、室內建筑、裝飾、藝術等至少十幾個門類的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來參與設計,甚至還有管理顧問、餐飲專家和保險公司的介入。
建一家洗浴涉及到的用品、設備和材料多達數萬種,每一種都要有精通的行家來選擇和處理。“實際上,我國新建洗浴的設計多由一個設計單位負責設計,而多數情況下往往成為某設計師牽頭負責,再搭配1-2名新手作為助手。由于設計力量單薄,設計圖紙常常就漏洞百出,很難出精品設計。
9.個人意志
有的投資人(包括一些上級主管領導)將個人的意志、特殊喜好,強加到洗浴設計中來,違背了洗浴經營管理的客觀需要。
10.老板視角
很多設計師并不熟悉洗浴的經營管理和顧客需求,也不以滿足洗浴經營管理和客人消費需要為設計理念,在設計洗浴時往往只從洗浴投資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以能夠達到老板(投資人)的滿意為最終設計目標。
其結果一是許多洗浴設計項目客人卻并不滿意,如某洗浴客房面盆板下面的設計的三個抽屜,客人可能一次都不會使用;二是缺乏前瞻性。如果只從為業主省錢的目的出發完成洗浴的前期設計,就容易忽略長期的使用價值。因為盡管有時可以利用設計技巧來節省短期投資成本,但從長遠來看,反而會增加維修拆改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