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消費者買的不僅是住房,更是服務和管理。于是,社區的建設中心也由原先的“單純空間物質環境”向“環境與文化內涵并重”的多功能現代化社區會所轉型。在此,鄭州裝修公司哲東設計小編特別提醒大家,住宅性娛樂會所經營模式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封閉式會所。
僅僅針對項目業主開放的會所。目前高檔小區會所大多采用封閉式管理,這樣既保證了小區的環境安寧、住戶的人身安全、私密性,又提升了物業的品質;該類會所一般采用“會員制”,按照服務項目的差異以及不同費用標準,可以將會員分成若干種類別,形成差異化消費。
·半開放式會所。
在對內部住戶開放的同時,也對社會公眾開放的會所,針對不同的項目可以采用不同的開放程度。由于外部社會公眾的進入,對于小區的安全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有些會所采用分流管理的方式,確保外部消費群體不對社區住戶安全構成威脅。同時在收費上,針對住戶采用優惠政策或者會員制度。
·開放式會所。
就是完全的社會商業性設施,開發商采用向社會招商的形式,面向社區及社會經營,大多數中低價位項目采用該模式。
三者經營模式各有千秋,對于區域范疇特定的社區會所,理應封閉式經營,業主們在其中也能充分地感受到自身的歸屬感和享有特殊會員權的滿足感。只對內經營,只向業主開放的封閉式很可能造成小區會所難以長久維持。
雖說配套性社區會所以服務業主為本,但也不能拖著入不敷出的窘困境地,勉強維系當初的承諾。沒有資金支撐的會所又能提供多滿意的服務呢?走出小區是目前會所正在嘗試的經營模式,就其開放程度而言,對外門檻越低,當然其商業化成分越濃,社區會所的初衷也就背離得越遠。但是,從經濟收益上說,后兩者經營模式確實彌補了純粹對內的尷尬和無奈。
最后,高檔小區會所對外開放:
為了避開在星級賓館等公眾場所“露眼”,眼下大型城市一些白領和企業高級主管在商務會談或私人交往時喜歡到一些不為人所知的地方。應象素有“南京第一豪宅”的金陵御花園學習經驗,這里原先只對住戶和租房的客人開設的書吧、影碟屋、游泳池和餐廳、健身房等會所設施,最近也面向市民實行會員制消費模式開放,主要為他們營造一個“想象中的家”的感覺。據悉,眼下一些高檔小區的會員制,也不再設門檻消費了。一位從上海來的客人說,從前的“擺闊”慢慢演變成低調消費,“私密化”又成了時尚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