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設計是一個全面思考的工作,需要環境設計一單體設計一環境設計同步思維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兩次環境設計的區別在于:前一次環境設計,即場地設計,是為單體設計提出一個符合設計任務書要求的外部環境條件,設計操作是概念性的、粗線條的。而后一次環境設計即總平面設計,是將設計目標完善化,設計推敲是深入細致的。
鄭州裝修公司哲東設計師提醒大家,任何一個夜總會方案設計都應是從環境設計人手,同時又必須注意到,單體建筑既是最終要達到的設計目標,又是初始環境設計要考慮的因素。而進入單體建筑設計階段時,環境設計的初始成果就轉化為對單體設計的限定條件。一旦夜總會設計方案最終得以實現,反過來又成為后一環境設計即總平面設計的條件。如此思維活動螺旋形上升,使環境設計深化到新的層次。
許多初學設計者或設計能力欠缺者往往認識不到這種規律,總是一開始就鉆進單體設計的思考中,或玩形式,或排功能,而對環境條件缺乏認真深入的分析,導致夜總會方案設計違背了許多環境條件的限定,最終使單體建筑本身與給定的環境條件格格不入。
由此可見,環境設計與單體設計始終應該是互為因果、緊密關聯的。這就決定了當我們分別進行環境設計和單體設計時,雖然呈現出設計程序上的階段性,但思考問題卻應是同步的。例如,在方案起步時,既要分析環境的外部條件,又要分析單體建筑的內部要求。兩者結合起來,才能使環境設計成為有目標的設計,使單體設計成為有限定條件的設計。
當思考環境設計中場地規劃時,更需要結合單體建筑體量組合的方式、功能分區的要求、環境應創造的氣氛等諸多問題,達到兩者在同步思考中互相調整關系,以期產生最佳方案的選擇。從設計操作的現象看起來,我們是在研究環境設計中的問題,可是腦子里卻在不斷地思考單體建筑的種種條件。
反之,當我們研究單體建筑設計時,則要時時聯系到前一階段環境設計提出的若干限定條件。例如,場地主人口大體限定了單體建筑的主入口位置,相應也確定了門廳的布局,進而影響到方案建構的框架。
又如,環境設計中日照間距規定了建筑物的高度限,容積率規定了建筑物的體量控制,建筑密度規定了建筑物占地大小等等。在思維過程中,倘若忽視這些環境條件的要求,單體建筑設計必定是一個有缺陷的設計。為了彌補這種缺陷,勢必又要從頭反思設計過程,并對已做過的設計工作進行更為困難的調整。
正如做一件新衣服容易而改一件舊衣服卻要大費腦筋一樣,這就相對拉長了設計周期,降低了設計效率。因此,從夜總會設計方法上加強環境設計與單體設計同步思維的技巧訓練,是提高設計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鄭州裝修公司哲東裝飾設計從事夜總會設計多年,經驗豐富,成功案例達幾十個,有需要的請聯系:0371-88886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