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影,是相輔相成的,在虛實變化中產生了一種介質,就是這次我們的主題“界”。
“界”不單單是一面墻,而是可以不斷變化的一種由實到虛,由虛到虛的空間。
在音樂會所設計中而光又不同于其他小組的材料,它是一種虛無的載體,沒有所謂的實體存在。通過不同的介質,我們可以獲取光、抓住光,創造不同的光影效果。這次我們的設計圍繞不同環境,不同質感的獲取光而展開,整體實物由三個單元體構成,它們分別為黑空間、灰空間和開敞空間。以光塑造不同氛圍,考慮環境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的基礎上,使自然光與人工照明相輔相成,使一實一虛的界面交相呼應。
由狹窄的黑空間進入,整個音樂空間只有兩道細微的光自兩側打進來這樣的空間,人會有想要迅速走出去的想法。接著進入灰空來, 大大小小的樹影構成一道影墻,由一個完全密閉的空間進入了半開敞空間,一切因為光而變得美好,光與物體的碰撞形成了影, 構成不同質感的界面。半開敞空間與開敞空間中間并沒有固定的門來限制行動,穿過60支懸吊燈杯構成的“幕簾”,便來至了開敞空間。開敞空間由高低不同的八個燈柱構成,通過鐵絲網的彎曲,形成不同的曲面,構成不同的光影效果。
在小小的25平方米空間內,我們設置了三種不同的獲取光的方式 自然光與人工光源相輔相成,最終造就了我們現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