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我們看到人性化設計是具有很強的傾向性的,不同的社會價值觀和利益取向決定了設計創新方向。因此,在我們設計之前,我們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誰是服務的主體,誰為誰服務”。這個問題不清楚,設計的再好,再有創意恐怕也是南轅北轍。
相似的案例非常普遍,如銀行營業廳、政府的行政辦公樓、車站、等等大量有關公共服務的項目設計。如果我們在設計中能夠兼顧提供服務與被服務人的利益,我們的設計是以提高服務質量、效率為目的,同時改善總體的環境質量,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從而達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以此為目標的設計創意才是有意義的,才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這樣的設計才能造就和諧社會.真正符合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當然設計不是萬能藥,真正能夠達成目標還要靠工作其中的人,但畢竟好的設計能夠提供一個合理的,適宜的環境和物質基礎。
評價一個建筑裝飾設計作品的好與壞并不容易。難就難在現實中的評價標準因時.因地.因人而不同。人們對綠色建筑裝飾的認識仍存在很多模糊和未知的領域,具有很大的主觀判斷空間。但綠色設計的概念畢竟指明了方向。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國民素質不斷提高,科學發展觀不斷深入人心,環保,綠色,人文關懷,建立和諧社會,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國家所倡導,為廣大人民群眾所認同。由此對建筑裝飾設計的評價標準也產生了積極與深遠的影響。
首先國家制定推出了一批有關污染控制,節能減排,環境控制,循環利用等一系列標準、法規、政策及規范,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建筑裝飾行業設計領域的貫徹與實施。建筑裝飾設計是建筑設計的延伸與深化,因此《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推出對建筑裝飾設計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圍繞綠色設計這一理念進行的建筑裝飾創新設計,方向一定是對的。
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課題、新觀念是設計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設計素材和創意源泉。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照明設計創新,采暖,空調,智能化設計創新,材料加工及材料應用創新,裝修施工藝設計創新,建筑聲環境設計創新,空氣質量控制,光環境與色彩設計,節能、節水、節材、環保設計創新,資源循環利用等等。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隨著裝飾設計行業的發展,裝飾設計行業對設計師的文化素質,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提出了越來越高,越來越全面的要求。
設計師必須不斷學習,努力實踐以迎接未來的挑戰。在未來的裝飾設計實踐中,有許多以往裝飾設計師們未曾涉獵和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去思考、去實踐.去發掘去創新,從而使我國的裝飾設計創意產業真正走向成熟,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