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音樂會所的老板在自己安裝會所音響時,只注重大名牌,卻不注重房間的相互呼應。往往在試聽以后的效果往往卻不盡人意,尤其是混響效果很難到位,不是聲音過于干澀就是混音太長,甚至用這些名牌音響后還是會有高音共鳴的現象。因而導致音樂會所生意不盡人意,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
由于在音樂會所設計在設計包房時沒有考慮到聲學效果造成的,混響效果最自然的是音樂廳的,音樂廳是沒有擴音器的,演奏者的聲音通過天花,墻面的反射產生混響,所以專業的音樂廳,墻面、天花的材料,以及斜度,方向都純粹是聲學的需要,可以根據演奏內容的需要調節方向,不是單純的裝飾,音樂會所雖小,同樣也需要有一個合理的混響環境。
音樂會所設計包房時不要過于注重外表的華麗,要真正的考慮到音響聲音的效果,多用一些吸音材料而不是安裝一些鏡面。我們在K歌到高音時有時會聽到一些鳴響一般都是這個原因。
因為音樂會所包房面積本就有限,很容易引起共鳴,有些設計者和業主就全部用吸音材料,這樣鳴叫現象是沒有了,但是混響效果也被“吸”走了。為了突出混響他們不得不用設備模擬,對于完全用數字技術處理出來的混響效果,聽起來總有一點不自然,用在迷你包房不錯,但如果是面積稍大的房間,光靠喇叭發出來的混響在空間分布的總是不那么均勻和自然,也可能是心理作用,但這一項又增加了設備上的投入是肯定的。
其實音樂會所包房設計中吸音材料和反射材料如果有個合理的搭配分布,鳴響和混響干澀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在容易引起聲音聚焦的凹位還有喇叭的垂直方向使用吸音材料,吸引材料不一定就是軟包,地毯、稻草、都可上墻,在考慮吸音材料時也應該把沙發布藝算進去。兩側的墻面可使用反射材料,但不宜選用大面積的鏡面或金屬。材料的面積大小方位根據不同房間的大小形狀做適當的調整。天花和墻面不宜有過深的凹位,如果是會所設計上的需要,應采用吸音材料減少聲音不均勻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