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空間是否創造了適宜的行為,主要在于空間環境與其行為者所從事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是否協調,這里包括為行為者提供恰當的設施、服務以及未來行為的適應能力。KTV空間設計中“適宜”具有舒適、滿意和效率的含義,同時與健康、安全等有著內在的關聯。適宜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既有適應人的行為軌跡,又有強調環境感化和改變人的行為的作用。使用者想到的,設計想到了,使用者沒有想到的,設計也想到了。
“在設計每一個空間和每一個局部時,當你意識到適當程度的領域主張,以及相應的與相鄰空間的‘可進入性的’形式時,那么你就能在形式、材料、亮度和色彩的連接處表達這些區別,進而創造出某種秩序,而這又能使居住者或來訪者更加清楚建筑物所創造的不同空間層次的氛圍。在KTV設計中,場所空間可進入性的程度,為設計提供了良好的標準。建筑主題的選擇,它們的連接、形式和材料,部分地取決于一個空間所要求的可進入性的程度?!?/p>
今天的建筑室內,越來越多的空間分隔來自于靈活的界面體的組合,像輕質墻板、玻璃隔斷、織物帷幔、金屬板材等都有可能成為劃分房間的素材,其最大的優點是因需而設、靈活多變,并非成為建筑的固定構件。在KTV設計中,這種優勢明顯且經濟實用的空間劃分的方式在現實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也存在著一些設計問題,比如墻體、吊頂等僅作為物性的形式簡單的付諸實施。
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中,我們以觀眾或一般人員的身份參與其中,聆聽、觀看某種演講或演出等,這種場合的觀眾與主講人或演出者所保持的距離,或者稱之為是一種公共距離,一般在大于4m以上的距離。KTV設計公司設計師介紹說,處于這個范圍內的中心人物,其講話的聲音和動作幅度都要比平時夸大,目的是為了讓其他人能夠聽清楚、看清楚,而觀眾則需要保持平靜的狀態,以此形成相互呼應的會場秩序。這種忽視了他人距離的場景,同時要注重主從關系的表達,比如舞臺的高度、與觀眾席的間距以及觀眾席座位的擺放方式等。
人既可以遵守這種環境的設置,也可以不理會環境。問題是人們怎樣去認知環境的設置,就如同我們如何去理解他人一樣。在KTV設計中環境的設置就是一種人際關系的維系,因此一套社交的規范必然與環境的設置有關。我們需要空間與環境的特質,以此用來規范我們的行為。
均衡給人以穩定的感覺,均衡也會帶來秩序感??臻g中的建筑要素門、窗、墻板、壁爐以及配套設施,也需要通過有效的排列達到均衡和穩定的視覺效果。KTV設計公司哲東設計與大家分享關于均衡運用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