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設計思維的發展,創新設計也就是設計思維的創新,是個人素質、能力、文化積淀和修養的綜合體現。在KTV設計中,創新思維是一種勇于突破傳統思維的框架,提出新見解、新方式的思維形式。所以,如何培養設計思維,是在進入設計階段和藝術表達之前的事情。解決問題的方法應該是合理的,所謂問題就是因為不合理,而設計師的責任就是將不合理變為合理。
KTV設計公司ZDD設計師介紹說,設計思維的訓練首先就是觀察,先要學會如何觀察,有了觀察才會有創造的平臺。設計是從為了滿足使用功能開始,并非從為了造型而開始。比如新石器時代的連體和分體陶甗,就是明顯的例子。處在蠻荒時代的先民們,不會像我們現代人知道什么是設計、什么是造型、什么是美學,他們只知道解決最本質的問題,那就是如何生存。生存作為第一條件,那就必須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著如何解決那些最現實的問題,其實這就是設計的本質,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還是這樣。記得高中時看過英國著名的學者李約瑟寫的《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當時覺得很奇怪,怎么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史會讓一個外國人來寫呢?后來在日本留學時又看到他在《中國科學技術文明史》-書中這樣描述中國“支撐現代社會科學的發明和發現有四分之三是來自中國”,這足以令我們自豪。但是再仔細想想,我們對自己的歷史尤其是科學技術文明究竟有多少了解?恐怕除了四大發明之外的那些發明幾乎是無人知曉了。
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象征,能把科學技術和文明鏈接起來的則是設計,所以黎明時的中國,先民們究竟都做了些什么是那些原初的生存欲望和改變生存條件的萌動,造就了中國古老文明的輝煌。那些樸素的生存智慧,匍匐于蠻荒時代。一切為了生存的精致思維,將人類帶入進化后的繁榮,激情過后的冷靜讓我們重新思考,人類的設計是進化還是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