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在建筑內外環境上的運用是可以作為藝術而為人們所接受、所欣賞的。KTV設計把新技術運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為環境藝術的發展開創了一個新的、可觀的前景。
歐洲建筑雖然繼承了古希臘建筑的傳統,但是由于技術的發展不斷的超越了用巨石砌成的神廟那種端莊和厚重的形式。中世紀的歌特式建筑由于采用了框架式的肋骨拱券結構等,重量減輕,從而能夠形成高聳的形態。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后,薪、型建筑材料如鋼鐵,鋼筋混凝土、玻璃與新的力學結構一起導致了建筑形態的巨大變革,如法國埃斐爾鐵塔和英國水晶宮的誕生。在KTV設計案例中,現代主義建筑及其以后的各種建筑流派都把力求將新材料、新技術運用到建筑內外環境設計中以實現藝術形式的創新。如柯布西耶對混凝土的偏愛,密斯對框架玻璃幕墻的執著,扎哈哈迪德對高強度合成材料整合異型的迷戀。
縱觀人類建筑內外環境藝術的發展歷程每一種具有時代性的材料的應用和技術的運用都會使藝術形式產生變化。例如,古埃及建造了金字塔和鑿石建造的克拉克神廟等是由于當時所使用的材料是石頭,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石料加工測量與起重技術。中國古代建筑主要使用木料,建造技術也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建筑物多是以木結構為主的單層形式。
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完全脫離技術的設計,未必行得通。對環境無害的新型建筑材料的開發利用結構的創新,聲、光、電技術的進步,對藝術表現形式創新的影響是巨大的。KTV 大堂設計利用新的時代技術創造出能夠反映時代精神的藝術表現形式,利用新材料、新技術這些物質條件去盡量發揮它們的審美可能性以體現信息時代的審美意識和新的審美指向可能是未來設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