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內空間中探索模糊邊界的問題似乎是困難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空間中不存在模糊的邊界。相反,邊界在環境的劃分和區域的界定中,為我們提示了太多的空間意象,如在KTV設計中大堂空間和走道空間的沒有特定的邊界。
也許我們在建筑空間設計中,總是忽略不同的邊界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它可能是心理的、情感的或者是行為的,在環境中具有導向的意義。KTV設計公司哲東設計師舉例說,日本建筑師妹島和世就著迷于室內空間邊界的研究,試圖在空間中考慮多種邊界的可能,也正如妹島所言:“空間的界面上是沒有物質運動的,但你仍能在其使用上獲得復雜性。”因此,在她的李子林住宅作品中,我們感到房間與通道的關系模糊,看到的只是房間的組合,過往的通道則含在其中。同時,空間中的界面被那些窗洞系統徹底改變,形成了曖昧的邊界,比如那些界面上的窗洞有時成為了停留、談話的地方??臻g的邊界在此是一種多義的概念,盡管它具有連續的、可見的線性關系,但是它既可以清晰也可以模糊,在不同的環境中變換扮演著不同的空間角色。
在室內空間中,邊界的概念很容易被人們忽視,特別那些定義性的邊界概念通常成為空間中的盲區,在KTV設計案例中比如空間之間的縫合處,即一個空當或通道之類的空間。我們還是以一個住宅室內設計為例,能夠清楚地了解邊界還具有的模糊性質.住宅平面中的一條通向房間的過道從餐廳與客廳之間穿過,形成了一種定義性的邊界概念,即過道作為餐廳與客廳的邊界。這種邊界在家居空間中并非是僵化和生硬的空間狀態,而是有著積極、靈活的形態變化,甚至可以是模糊的邊界關系。我們試想餐廳與客廳之間這條約7m2左右的過道,如果定義為是多義的邊界,那么就可能發揮其最大的使用效率。事實上就此住宅平面來看,其中部的區域正是空間領域界定的焦點,設計應該在南北軸向上發展不同的空間領域,并且界定為不同的邊界性質。例如,閱讀區是經過改造的新增空間,將餐廳南移并由一組書架作為二者之間的屏障式邊界,餐廳與閱讀區關系明確,擁有各自相對獨立的領域,而餐廳與中部的過道相連,空間關系模糊,形成了一種開放、活躍的空間狀態。過道既是家庭中的穿行空間,也可能作為餐廳的一部分,當多人聚餐時,就餐空間可以擴充到過道中,二者的空間邊界因此變得模棱兩可且又相融而隨意。這種由于空間邊界的模糊而產生的多義空間的意象,更多地是基于對人的生活行為、家具布置以及空間得到充分利用的一種研究。